我的机械网

搜索
查看: 668|回复: 2

转载陈伯雄——继承与创新

[复制链接]

444

主题

108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112
发表于 2019-10-18 10:31:06 | |阅读模式
各位网友请注意:我的机械网所有附件、百度网盘提取码、机械资料、PDF资料、压缩包文件均需要回帖后才能下载!

继承与创新-继承些什么?

经常听见一种说法:在学校学的都是理论,到现场没啥用。

不可否认,我国目前工科大学教育确实有些问题,但这并不能作为理论无用论的根据。对于理论无用之是否正确,需要从知识的“继承”环节展开。

每个人的现有知识并不是先天就具备的,都是后天学习得到的。对于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则只能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学习,才可能具有足够多的基础专业知识。这个“学习”过程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其实就两个字:“继承”,而继承的绝大多数内容也就两个字:“理论”。

理论从何而来?

来自实践。来自前人长时间的、多样例的、多角度的实践。

并由具有足够资质的人们,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和提炼,从足够多的“样本”中整理出一个最接近真实的“公式”;而且这个公式随着更多实践样本的出现,在逐渐完善。这就是理论的来源,一种神奇的、确实存在的过程。不明白的是,猴子们有实践,有没有理论呢?

我们知道,我们只能近距离地接近真理而不能达到真理。上述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就是由原来的漏洞百出,经过足够多次的修改完善,后来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这就是人类认识真理的轨迹。这样的理论我们多称之为“经典”,并认为可以说已经属于“真理”。

没有纯理论,没有不是基于实践或者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

理论如何掌握?

学习和实践。学习是了解理论的过程,而实践是应用理论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将明确地判定我们是否真的了解了这个理论,这个过程对加深理论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这个实践的过程一开始是学校中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因为多属于假题目,且指导者本身的能力有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之作用甚微。实际设计过程对此的作用当然才是最好的,最具实效的。

但是最有问题的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在进入工作之后,会觉得所学理论在实际设计中对不上号,用不上,产生明显的差异。笔者以为,对这种感觉正确的评价和对策,是工程师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最一开始要解决的问题。

理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两个问题,分别出在教者和学者双方。

教者的主要问题在于,是不是自己确实掌握了这个理论,亦或是照本宣科。这个问题很值得讨论,教者对所教授的理论的解读,是在书本的基础上做内涵与外延的解说,这是必要的内容。

如果教者本身就不能确实掌握这个理论,其解说可能导致学者产生误解而不能正确地理解这个理论。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教者本身的能力和水平所限,换句话说,教者的资质与其身份并不完全符合。对于明显缺乏实践知识的教师,这种现象很明显。

学者的主要问题在于,是不是对所学的理论有兴致。大量的在校学生,其实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所以对理论的学习没有劲头,更谈不上钻研。这个实在是一件难以解决的问题。

理论指导实践中的问题。

理论的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应用训练和体验”。只有把理论确实地用于实践并取得了明确的效果之后,才能确认这个理论已经被理解和掌握了。

这就不是“空谈”能解决的,必须在“实战”中检验。

两类问题,分别出在在校学习时期和进入工作岗位的初期。

在校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一种“盲目”的状态,能搞清楚的主要是如何不挂科。毫无疑问,不挂科的目标实在是太低了。不能用“没有挂科”来评价所学理论是否已经能够指导实践的程度。

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在校期间的设计实践实在是少的可怜、低的可怜,与未来的工作需要,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导致学生们不可能经由这些来明确解决理论指导实践的事情。

到了工作岗位,因为原来的理论学习就不扎实,实际设计中的问题实在太多,以自己的现有水平觉得不能应对,于是“理论无用”的想法必然产生。

一个明显的表现,类似一个围棋的新手,边角定式尚未完全掌握,自己的死活识别方法尚未解决,怎能做好中腹的争夺和绞杀。但是,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主要的目标恰恰就是中腹的争夺,而不是角上能否活净的处理。

一个明显的现状,许多大学毕业并在工作岗位上做了一段时间的人,对于本专业的术语仍然不能熟练和准确地运用,经常为了表达而自己编造一些词汇,造成技术交流的障碍。要知道,人类最原始的“理论”就是口穿的技艺和术语。

继承的要点之一:理论的再学习。

综上,应当完成的继承过程,因为在校期间的种种限制,其实并不是很顺利的。

于是“再学习”的事情就是必然会发生的。也就是说,重新开始理论的学习和指导实践的验证,则是必然要进行的。这也符合技术进步总是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问题仅在于,在这个螺旋的第二圈,没有明确的教师和教学过程,需要靠自学来完成。

对此笔者有一个有趣的说法:

不怕不知道,就怕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怕不知道,就怕不知道怎样才能知道。

之所以有这“两怕”的说法,是因为这是普遍存在的现状。这些现状是阻碍理论再学习的主要障碍。按说到了工作岗位,因为有了明确的需求和环境,因为是再次学习继承学过的内容,再学习的条件应当比在校期更加优越,效果应当更好。

实际上并非如此。

欲知如何解决“两怕”,且听下回分解...

--------------------------------------------------------------------------------------------------------------------------


继承与创新-知道自己不知道
在继承前人的知识的过程中,最开始的一个步骤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古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罕见者为贵。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比例相当地小。

这个“自知之明”来自于“知之甚多”的先决条件,而所有“知之甚少”的条件下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其实,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不足为怪。

问题仅在于,我们得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主动克服思维的误区,尽量做到“知道自己不知道”。

什么是不知道?

对于设计来说,所涉及的知识几乎是浩如烟海,且在不断地增加中。对于自己的这一个设计,情况要好的多,毕竟是局限于某一个相对较小的领域。

即便局限于较小的知识范围,其中的知识也仅是比浩如烟海要小一些而已,还是很多的。而前文所说的“理论”恰是这大量现象的规整和抽象,因为这样做了,所以其内容精简、条理清楚、容易理解和记忆。

不知道的表现有两大类:

一类是缺少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者学过这个理论体系却没能掌握。这种现象很普遍。例如在设计机架类结构的时候,因为基本上忘记了学校学过的具体结构如何抽象为简单结构,简单结构如何抽象为受力简图,并继续进行机架的结构合理性评估,造成明显不合适的机架设计结果。这就是在理论上“不知道”而造成设计缺陷甚至错误,至少在设计优秀程度的评价上,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

另一类是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这种现状更为普遍,一个不熟悉制造现场的工程师,关于制造过程的许多细节都处于“不知道”的状态,要求他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工艺实现,以降低成本和提升机器的可靠性,是不可能实现的。

理论上的“知道”会造成对尚未发生的过程的准确预测能力,实践上的“知道”会造成设计合理性的明显提升,对后期现场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强的决策能力。这些是设计与制造中至关重要的,所以“不知道”的现状相当别扭,需要主动进行改进才是。

怎样知道不知道?

这可是一件很难做好的事情,所以古人称之为“贵”。

分析某事情自己是否不知道,从实际情况看,多来自于“见多识广”的必要基础。所以,知道的越少,就越难以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真没办法,一个机械设计的初学者,确实难以知道自己不知道。好在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个规律,就会主动要求自己注意这件事,情况会有明确的好转。

有一个相当有趣的讨论,关于塑料花。

某人确切地说:塑料花瓣是“塑料冲压成型”制成的。我们知道,塑料在常温下其实是不能折弯和拉深的,所以不可能用冲压工艺制造。这样的判定是因为我们知道“冲压成型”的基本要素和其中的工艺特点,据此能知道塑料是不能“冲压”的。而某人正因为对冲压的概念不清楚,所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还在认为塑料能够冲压呢。

对于本例,怎样知道不知道的过程其实很简单:既然谈到了冲压工艺,就花上个把小时做些功课,一方面了解塑料花瓣究竟是怎样制造的(甚至看到相关的注塑模具设计厂商的广告),另一方面搞清楚究竟什么是冲压工艺及其装备和特点,于是就能发现自己其实不知道。也就不会在公共场合说这种离谱的技术表达了...

所以,这个“怎样知道”的事情也并不复杂,只要别盲目自信,只要做点功课就能行。

但是不要太自信的事情还是有些障碍,俗话说“知道的越少越敢说话”就是描述的这类现象。不幸的是,更加需要注意别太自信的阶段,正是不善于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

在此笔者告诫那些年轻的工程师:

技术结论不要着急下,先等一等,再想想、再听听、再看看。     

专业理论的基础如何起作用?

相当重要。

对于机械工程师,其特色就是要设计出从未见过的结构。既然是从未见过,就不能指望有直接的例子用来参考。于是,基于类似的设计实例,整理其中的精彩之处为我所用,看出其中的失败之处做我的教训,这就明确地在解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问题了。

在这个分析和理解过程中,基础理论在起着关键的、穿针引线的作用,而且在关键的判断上,具有明确的“裁决”作用。

有人敢下决心自己制造一架直升飞机,而我们却不敢这样下决心,其实这里的差别就是双方在“知道自己不知道”上的不同。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直升机的设计与制造,所以不会下决心自制。而敢于自制直升机的人并不罕见,其共同特点是相关基础理论比较缺乏,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另一方面,即便是学过相关专业,如果基础理论并不扎实,甚至没有学明白,对于解决自己不知道的判断,也没什么明确的作用。所以,关于基础理论的再学习、再理解,再丰富是所有机械设计工程师们毕生要做的一件事,仅靠大学学的那一点点理论,远不够用。

要善于交流。

没有什么设计可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所以,积极地、有效地与别人交流,在“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解决上,具有很重要的补充作用。

笔者想说的是一个“善于交流”的问题。

交流的技术并非仅仅是语言或文字能力的问题,关键在于要说什么、怎样说和怎样听。这就是对自己问题的理解程度相关了。经常在交流中出现的词不达意现象,关键在于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时,一个更高水平的交流对方,常常会起到极好的、梳理你的思路的、找出你不知道的关键所在的作用。于是,怎样听?这个就是交流中的关键之一了。

也许,笔者对“不怕不知道,就怕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第一怕”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案。而具体的实施应当是千差万别的,关键在自己的主动追求和不断完善。

欲知如何解决“第二怕”,且听下回分解...

-------------------------------------------------------------------------------------------------------------------------


继承与创新-知道怎样才能知道
知道了自己不知道,这是问题解决的开始。

而重要的中间过程,需要“知道怎样才能知道”这个具体的过程和方法,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正确的答案,解决自己不知道的问题。仅仅是知道了自己不知道,没有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怎样才能知道的事情,也还是不知道。

在互联网已经普及的今天,信息的来源极为广泛、内容浩如烟海,究竟要怎样才能利用目前的各类信息来源,解决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呢?

书,仍旧是主要的资料

包括传统的纸质书和新的电子书。因为著作者应当是相关的专家,所以其内容有着较高的可信度和技术含量。积累足够的技术书籍,以便随时翻阅参考,是解决怎样才能知道的常见方法。这个无须赘述。

互联网的重要作用

包括知识类网站和技术论坛,都是良好的技术信息来源。但是因为提供者的身份不明确,所以其说法的可信度也就值得商榷,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具有合适的判断能力。

任何事情都具有双刃剑的效果。

互联网上的消息极多,且便于搜索,这是好事。尤其是在一个技术水平较高的讨论组,可能的到许多高手的建议,对解决怎样才能知道的事情,具有明确的作用,应当多加利用。

但具体的内容因为发表的人自身的技术等级的限制,可能会鱼龙混杂,甚至含有许多的错误,这是事情的另一方面。

在这种技术交流过程中解决问题,是现代技术给我们的好处。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问者或许具有50%以上的作用。当然,是不是“会提问”,就成为新的、知道怎样才能知道的技术细节。

提问的技术

因为互联网的方便和及时,在交流中解决怎样知道的问题,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率较高的方法。几个关于提问的技术细节,请各位参考:
         1)要介绍自己
         尤其是新人,要简略介绍自己的技术背景,例如我是做汽车零配件制造装备设计。这是给对方一个信息,使之能知道怎样表述是合适的。例如,对工科在校生大谈现场制造的细节则造成解决的艰涩。
         2)说清楚原始条件和结果需求         这是问题的主要内容,即:问题的背景情况和结果需求。
         若不能说清楚这些,会大家在好多天里逐条追问这些细节,而不能进入实质性的解决过程。尤其是不说明原始条件和结果需要,只是把自己也不明白的中间处理过程说出来,这可能是最明显的提问技术不良的表现了。例如有人问:我用Inventor的扫掠怎么不成功?追问之下,最后结果是:他的造型不应当用扫掠特征处理...
         3
)延续机械设计行业的交流技巧
         对此,最典型的不良习惯就是“相信自己的语言表达而不相信、或者不习惯于工程界的语言(图样)”。其实,即便是您的语言能力再强,也不如一张简图。而画张简图对于机械设计师的您,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主动上传图样或者相关的模型,是必要的。
         另一个问题就是技术用语。应尽量使用机械设计中的术语,而不要自己编造生词,这将提高您的问题的解决效率。如果不使用业内术语,别人看不懂,您还的解释,最后还是回到了术语上才能继续,这个圈子没必要去绕...
         
判定答案合理性的标准和办法

即便是权威著作、网上的公认的说法,也不会是100%的适合我们这个问题的解决,完成怎样才能知道的过程。这里就有个判定问题。

方法只有一个:验证。

其实,关于“验证”的方法,我们很早就开始学习和使用了。例如中学几何定理的讲解例题和作业练习,都是关于这个定理的验证过程。

验证由两层含义:自己确实理解、确实会使用了?这个说法是否可以接受?

我的偶像大师有句话: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

我深以为然。

可以这样说,别人说的方法,通过了自己的上述验证过程,至少目前可以判定我们“已经知道”。不良的情况是“盲目相信”、“浅尝则止”、“不求甚解”等,其实这些不良的情况,仅在于在求知过程中不重视、甚至没做必要的验证。

技术资源的建立

所谓技术资源,就是某技术问题在需要知道的时候,用于解决自己怎样才能知道的那些渠道。其中包括纸质书、电子书、设计手册、专业著作、互联网讨论组、互联网知识库等,尤其重要的是“人”,即:自己在某个专业方向上的师傅,好友。

这种与自己很熟悉,又有足够的专业水平的师傅,俗称“活字典”,是解决怎样知道的事情上,一种最为直接而有效的技术资源。一个做技术的人,有几个各方面的师傅,隔几天某个师傅就会不客气地指出自己的设计缺陷,我觉得这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幸运和幸福。

应当逐渐筛选和积累上述技术资源,逐渐形成专业清楚、分类有效、关系直接的态势。这样,您的技术资源就建立起来了。这是做到知道怎样才能知道的主要资源。

技术资料的累积

至关重要,方法简单:

做笔记。俗话说,不能一口吃出个胖子。技术进步的过程也是这样。

不良的习惯是企图去吃第七个烧饼。某人问:这个烧饼吃几个能饱?答曰:七个。某人:那把第七个烧饼卖给我吧...

这是个笑话,没人傻到这个程度,认为不吃前六个也能饱。但是在解决知道怎样才能知道的过程中,想靠第七个烧饼就吃饱的人并不少见。最常见的想法是:我只需要知道怎样做,不需知道要为什么这样做。结果,以后碰见类似的问题,就还是不会。

所以,技术需要积累,那七个烧饼需要从第一个吃起。

当然,在纸上做笔记,目前的情况下是很不合适的。

因为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笔记已经不仅能图文并茂,还可以链接到更丰富的内容。例如计算说明书、三维模型、工程图、机构动画等等。这种记笔记的习惯长期坚持,并发现自己前几年在笔记中所述的方法,显得很幼稚,就证明您在明显地成长,笔记的作用也就出来了。

有人问我,老陈写一本书似乎很容易,我写一篇职称论文却很难,有啥诀窍?

我回答:没有诀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喜欢记笔记。其实我的书稿就是来自十几年以来所记的笔记,只不过做些删选和梳理而已。

小结

至此,我们知道了一个原则:知道怎样才能知道,就是知道我们到哪里去寻找答案、怎样验证答案、怎样积累这些知道的知识。

一个很有趣的因素是:

这些答案的来源,绝大多数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别人”。这些“别人”的集合,笔者将其称之为“技术资源”。这个技术资源就像一位巨人,如果我们能接近这位巨人,甚至能站在它的肩上,我们自身的技术能力将出现质的飞跃。

-------------------------------------------------------------------------------------------------------------------------


继承与创新-站在巨人肩上
纵观人类的科学技术史,可见技术进步的过程总是在继承前人的知识的精华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的。因为基于前人知识的精华,是的后来者像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虽然自己并不高大,但是仍旧可能看的很远,看得很多。

为什么说是“巨人”?

在广漠无边的,据说产生于原始大爆炸的宇宙中,到现在为止,没有证据说在我们的宇宙中,地球不是唯一的绿洲⋯

恰好的质量,造成恰好的引力,保留住厚度恰好的大气层,挡住致命的紫外线,产生合适的温度和气候;恰好有个大小合适的铁质核心,造成了强度合适的磁场,屏蔽了致命的太阳风。为生命提供了必要的保护;恰好的日-地距离,恰好有水和合适的温度,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温床和合适的能源来源;恰好就产生了植物,它们会将太阳的能量初次转换为可用的能源,为我们和动物提供了食物链的底层;还是恰好,在生命进化中,鬼使神差,竟然从神经节进化出了大脑;更为恰好的,一种超智能的生物——人,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上(也可能是我们的宇宙中)唯一最高级的生命形式!

而在这一系列结果中,是其中最不可理解的、最神奇的、最令人钦佩,也是最为凑巧的东西。即使是一只极其古老的蟑螂的脑,与人类最新的、斥巨资研制的智能机器相比,也完全不是同一个数量级上的东西。

在一系列的中,人类的脑不知为什么就比其它的脑存在着质的不同。例如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您见过几百只猴子,为了一只猴子奇怪的吼声而神魂颠倒、忘乎所以么?您见过一只善于吼叫的猴子,因此而丰衣足食么?但人类却正在发生着这种故事。

这些可不是因为后天的教育、种族、地域等因素造成的⋯因为人脑会创造,而且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大猩猩比人类的历史长得多,但到今天它还是大猩猩。人类仅有几千年文明史,今天的人类在应用技术上是古人完全不能相比的。爱因斯坦出来一个可能:在强引力场作用下,时空的弯曲将引起光线弯曲。而在一次日全食的观测中,证明他是对的。

阿基米德出来几何定律,虽然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中并不存在相关的实例,而且我们今天还在用这些定律解决我们的专业设计问题。爱迪生出来了电灯,使我们摆脱了黑暗。我们使用的计算机,其根本原理竟然是始起源于中国的古老数学——八卦⋯

这些绝不是对自然的模仿,纯粹是出来的新鲜玩艺。直到现在,人类还在这样着,想,这就是创造。会想,这就是人脑的奇迹之所在。之所以称之为“巨人”,就是这无数的“脑”的集合和创造,以及这些创造的累积和叠加。

怎样接近和熟悉这个巨人?

前文说的上学、读书、笔记、观察、继续学习... 都是接近和熟悉巨人的初始动作。更为重要的是在加入了专业设计行业之后的、毕生进行的再学习过程。

还是要读书。但是读的可不再是大学的教科书,而是著名学者的专著、经典的设计手册。此时,我们不是站在巨人的脚上,而是站在巨人的腰上了。

还是要做笔记。但是记载的不再是专业设计的基本规则和机构,而是更为复杂的、专家们所做的机构设计的技巧和计算方法。而是所设计的东西在制造中的过程、技巧和具体的工艺环境细节、装配调试细节。

还是要观察。是此时的观察,将更多地注视国际著名厂商的产品及其细节...

总之,在实现站在巨人的肩上的过程中,就像一个圆柱螺旋线,在绕着轴线转过一圈之后,其XY坐标的投影似乎与前一圈相同。可是不要忽视了,这时螺旋线上这个点的Z坐标,是沿着轴线上升了一个螺距。即:高度不同了。

就像围棋,同样是把一个角在对方的攻击之下做活,初级棋手和高手,在具体的围棋下法上,具有着巨大的差异,甚至低手在当时看不懂高手的下法和未来的目标。站在不同的高度(巨人的脚上、巨人的腰上)看同一件事,我们的感觉会有明显的不同。

注意:当您已经感觉过这种不同,甚至对自己的早期设计相当不满的时候,您已经开始沿着巨人的身体上升了...

怎样才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上?

说是“站在巨人肩上”, 其实真的很难实现。正因为难以实现,我们才不断地提及此事,不断地要求自己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难在哪里?

笔者以为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就是下功夫和持之以恒的事情了。而目前人们普遍急功近利、耐不住性子的现状,想做到水滴石穿,也实在是很难的事情。

问题在于,还有许多人不能下功夫和持之以恒,不是因为耐不住性子,而是因为不喜欢正在从事的专业设计。而这种原因似乎也很普遍。想想看,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基本上对自己所考的专业一无所知,开始读书后索然无味,毕业后不得不继续从事这个专业,仅仅是饭碗而已。这种状态下怎么能提起兴趣?

想真正站在巨人肩上,就要把自己的专业当成热恋中的女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若如此,您的设计灵感就像情话,自然喷涌而出...

-------------------------------------------------------------------------------------------------------------------------


继承与创新-灵感
灵感,是指创造性的、新颖的、表现为突发性的思维结果。对与设计师来说,这种时刻是最为愉悦的,充满着创造的快感的时刻,但也只是瞬间。

每个工程师都希望的到设计的灵感。

灵感的产生看似电光石火,在产生的瞬间似乎是神灵的启示造成,所以洋人称之为Afflatus。当然这不会是神的启示,而是我们自己大脑只创造性思维的结果,由足够多的量变所产生的质变,渐变导致的突变。

千虑与一得的辩证

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是句自谦的说辞,但说的是事实。这就是说,再笨的人,经过了一千多次的思索,也能有所悟。“一得”来自“千虑”,非凭空而来,也非轻易可得。以笔者所知的,别人产生的灵感,或者自己类似的体验,确实都来自这个“千虑”。甚至到了在睡梦中都出现设计构思中的某个方案的程度,已经有些痴迷的味道了。

就是说,没有相当辛苦甚至艰苦的构思、没有不断推翻现有设计方案的否定之否定,是不会真有神灵的启示而突发灵感的。换句话说,不是因为第七个烧饼,而是因为已经吃下去了六个烧饼,我们才会在吃完第七个之后感到吃饱了。

灵感这个词汇,多少有些“突发、偶然”的味道。其实灵感的产生,只是在旁观者看来比较突然,当事者知道,自己真的是苦思冥想了许久...

所以,灵感来自此前长期的、艰苦的思索造成的积累,这是我们需要明白的一个要点。

触类与旁通的关系

所谓“触类旁通”,是说如果掌握某一事物的变化规律,就会推广到能预测同类的事物的变化可能。当然,前提是已经掌握了某规律,而非一知半解。这种事先预测的能力,是作为工程师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能力,是作为工程师有别于同样从事机械专业的技术工人,主要的差异所在。

在技术进步的道路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什么问题

要想做到“旁通”的结果,“触类”的过程是必须先进行的。就是说,您必须要见多识广,而且在“见识”之后要能消化理解,归类记忆,而非走马观花。例如在参观了某次机械加工设备展览之后,要做笔记、整理照片,记下最有趣的新见到的机构和机器。所谓“行家看门道、力巴看热闹”。

基于此,您是做玻璃加工设备的,可能从汽车制造设备中的到启发,产生灵感,解决了玻璃片上空间曲线边的圆角加工设备的关键机构。

为什么大多数担任总工程师的人,年龄都比较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需要有足够多的时间来查看和记忆相关的技术方法与实例,所以才具有更好的、预测同类的事物的变化的能力,能更好地做到“触类旁通”,指导和控制整个机器的设计过程。

累积与爆发的必然

在不止一篇科幻小说中,笔者见到一种“学习机”的描述,说是可以在几分钟之内,使人脑学会新的东西,例如可以令我在10分钟之后流利地用法语交流...

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幻想,是人们渴望实现却没能实现的内容。因为知识的积累过程确实相当漫长而艰苦,且无捷径可走。

既然知道快速学习是幻想,就需要踏实地进行积累,在日常的每一个可能的瞬间积累。例如下班的路上发现一辆新样式的自行车,会本能地停下来查看是否有自己没见过的机构?有什么特色?如果发现与自己脑子中存放的某个问题有关系,就会立即联想和推理:按这个机构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呢?

于是,在足够多的积累之后,必将产生思维的爆发,也就是灵感。

问题仅在于,这种积累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功夫,也不是一曝十寒所能做到。而没有足够的积累,是不会有爆发的结果的。在这件事情上有点类似“盲人爬山”,是不是到了山顶,在爬的过程中并不自知。否则“爆发”的感觉就不可能存在了。

偶然与必然关系

灵感的表现,在别人看来可能很偶然,而自己知道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铁杵磨成绣花针,这句话虽然说得通,但是从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角度看,其工艺难度可不算低。可见,功到自然成的结果,是基于高难度、长工时的加工过程,而且不能仅用“磨削”工艺,才有绣花针这个结果。

可见,灵感这个看似偶然的表现,其背后的原因是长时间思考和构思的必然过程。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在“想”的阶段,尚未开始落实“做”的细节呢。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是说“做”的过程可能更为繁杂。一个好的设想,必须有同样好的实施细节,才会成为现实。

--------------------------------------------------------------------------------------------------------------------------


继承与创新-设想与实施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这两句话中,后者是我认为合适的表述。就是说“想到”是事情的前半截,稍微容易一些;而“做到”是事情的后半截,这才是比较困难、比较关键,决定了事情的成败。于是,在设想与实施的两个方面来看,实施具有对设想的否决权。

一个没办法实施的设想,在目前来说只能是个梦而已,还不能成为现实。作为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不能实现的设计属于不可用的设计,评价为“失败”。

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的典型的例子:雷电的利用。

自然界的雷电是一种极好的能源,具有几亿伏特的高电压,具有几十万安培的大电流,据说一次雷暴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一年的输出。而这样规模的雷电现象,全球每秒钟发生的数量会超过500次。收集和存储雷电作为不竭之能源,早就被“想到”了,但是至今也没人能“做到”。

为啥?

能装雷电的容器还没有搞定,所以也仅仅是想想而已...

实施和工艺性

在机械设计与制造的领域,任何能“想到”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实施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就是“工艺性”的问题。我们常常听见评价某设计的“工艺性好不好”,就是说的这件事。

所说的“工艺性”,是指针对设计所要用的材料,是否易于加工成型和改变组织性状。具体内容包括:毛坯制备(铸造或者锻造)、焊接、切削加工、成型(冲压、拉拔、折弯...)、热处理等项。

大多数设计的结果,都需要考虑上述细节,才能落实这个实施的可能性。

工艺才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所在

工艺有多么重要呢?

您到一汽去参观,虽然这并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制造企业,但是也不是随便什么车间都可以去看的,尤其是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车间和生产线。这几乎是常规。

一个机器,是一定要卖出去的。

别人买了这台机器,自然可以大卸八块,于是您的设计就完全亮在光天化日之下,对方也并不外行,自然全能看懂;经过测绘,您的设计几乎完全被别人了解了。

如果没有专利和法规的限制,对方就可以不经过研发阶段,稍加改动即可制造和销售,当然要便宜的多。这种事情发生得可不算少了。

但是,如果其中有些零部件,甚至仅仅是某零件上的一个具体结构,若需要高超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才能制造,可以想象,情况立刻就不同了。这就是工艺的重要性。一个经典的例子是:传说中一战时期,俄国人怎样学会光学玻璃的制造工艺的过程。

即便别人能制造的东西,我们也能制造。但是双方制造的成本和质量的稳定性还是有差别的。同样的设计,同样能制造,各自的工艺则决定了制造成本的高低。较低的工艺成本,能在足够多的利润的前提下,有更低的市场价格,更好的竞争能力。

德国的机器产品不容易被仿制,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工艺方法的问题。有一个纪录片“德国工艺”,虽然是为普通老百姓拍摄的,专业程度不怎么深,但是可见其工艺优良之一斑。

熟悉自己领域的工艺,是设计的基础条件之一

为了使设计能用良好的工艺状态进入制造,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追求工艺能力现状下能做到“保质保量低成本”。于是,熟悉自己领域的工艺现状和主要细节,实在是一个成熟的机械设计师无论怎样也必须具有的基本功之一。

笔者曾经在一次软件应用培训的结业练习中,发现某学员设计了一个长度100mm,用于某结构位置调整用的M1的螺杆。虽然他是在职机械设计师,我还是很惊讶地询问对方打算怎样制造这个零件,他的回答很肯定:车外圆然后用板牙攻丝。这工艺属于经典,并不错。但是到这个具体零件上,会有许多问题,太长、太细... 真的这样设计,在制造中会有许多的麻烦。

所以,为了能顺畅地“做到”,需要对我们“想到”的结果做许多的限制,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

怎样才能熟悉工艺

因为我国的工科大学,普遍缺少相关的专业训练和实习,造成大学生对制造工艺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如职业学校的毕业生。

目前只有在工作中尽力去补充了。方法倒是很简单:到制造现场,向工人师傅请教。

可能的条件下(当然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能亲手加工自己设计的零件,效果就最好了。笔者早年就几次亲手车、铣、装配... 自己设计的机器,其中的感触极深,对自己设计能力的提升,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需要克服的主要心理障碍:工程师向工人请教技术问题,跌份。

我以为,您的设计被工人直接发问:请xx工告诉我,你设计的这个东西怎样才能制造合格呢?而您答不上来,这才是真的跌份。

正所谓:不怕不知道,就怕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工艺对设计创新的促进作用

设计上的创新,可能因为工艺成本降不下来,造成难以在市场上立足而失败。

工艺上的创新甚至突破,将解放一大批设计,使这些尘封的设计从仅设想转变为可实施。

老的例子:铝,在1827年被发现,而铝矿极为普遍。但是据说拿破仑在宴会上自己用铝制餐具,别人都是金银。因为当时铝比金子还贵重。而现在呢?这个变化就是因为从铝矾土中电解铝的工艺获得了突破和广泛的应用所致。于是,一时间铝及其合金,在制造业中得到大量、广泛的应用,造成机械设计领域的又一次扩展,以前能想到而做不到的设计,现在能做了。

新的例子:三维快速成型工艺与装备。读者想必听说过,对买复杂毛坯制造的限制,因此而产生了许多的突破。还有别的,就不再赘述。

当然,工艺与装备的设计,也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范畴。

不熟悉工艺的负面影响

我在大学教书的时候,学生的毕业设计曾经碰到一个问题:某型发动机上的气门挺杆支架,试制的时候有50%以上的不良品。最后学生们的分析说明,因为设计者不熟悉制造,没有考虑好工艺,造成所设计的结构,没办法加工得到足够精确的第一个精基准,导致后边的工序普遍装夹变形,尺寸超差。

学生建议的新设计,仅仅在铸造毛坯结构中添加三个工艺凸台,问题就解决了。

即便是在软件中的设计表达,也同样是“怎么设计就怎么测量、怎么测量就怎么制造、怎么制造就怎么建模”的规矩。某些网友因为不熟悉制造,经历了三年,参与者七十多帖子,仍然不得要领,还是不能在Inventor中如实造型。而讨论的这个用沟槽检测弯管形状的检具,其实多少年前就已经在使用中了。

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且笔者的感觉是,因为我国大学的教育滑坡,机械设计与制造业也不景气,大量的中小企业缺乏合适的技术管理合传承,不熟悉工艺的现象有增无减。

可见,要敢于“想到”,去创造性地做设计;也要善于“做到”,使得自己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而能够合理地制造出来。这是一名机械设计师的两条腿。

--------------------------------------------------------------------------------------------------------------------------


继承与创新-厚积薄发
这句治学的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笔者深以为然。我想就此说些自己的看法,供各位参考...

博观

俗称“见多识广”,即:尽可能多地占有相关的资料。这一点在目前的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更容易做到。当然,有人曾说:尽自己毕生的精力,也不能读完全部的相关专业论文。此话不假。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尽可能多地去阅读了理解。

继承与创新的基本前提,就是“博观”。

这个“博”甚至包括自己专业之外的事情。例如您去治牙,是否注意过牙钻的传动结构?是否知道当牙钻的转速高到一定程度,钻牙时就不觉得疼的原因?

这是一种习惯,一种良好的、随时随地吸收知识营养的习惯。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习惯即成为自然,不必刻意去查看分析和记忆,就能留下明确的印象。

约取

俗称“知道好赖”,即:面对众多的说辞,具有清晰的判断能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越是“博观”,就越需要“约取”。

一位外国科学家说:“在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也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并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一位中国文人说“去其皮,见其肉;去其肉,见其骨;去其骨,见其髓”。

这些都是要在所得的知识素材中,不断地提炼和抽象,整理最精炼的、确切的规则表述,作为永久性的资料写入笔记。而且对这些结论性的内容,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重新看看,重新评估、重新整理。

前文笔者曾提及“判定答案合理性的标准和办法”,此即为约取的准则。随着我们知识面的扩大,深度的增加,这些判定标准将会愈加清晰和有效。这个过程也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模式。无论怎样,能够准确判定某说法之是否正确,是否可取,是技术上成熟的标志之一。

厚积

广泛地积累大量的知识和素材,前边已经多次说过。不过也有不同的意见,认为不必“厚积”,有一定厚度即可。因为“厚”是没有具体测量尺度的,多厚才是厚?

笔者以为,在追求厚的过程中,自然会涉及到关于到底该多厚才合适的感觉,这实在是难以说明白的一个测量值。但是,追求厚,这其实是一种必要的心态。

这种心态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能防止浅尝则止、一知半解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对技术进步的阻滞作用太剧烈了。可见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强调“厚积”这件事,而应当罕有理由去讨论到底多厚才算厚的事情。

薄发

以笔者的理解,其实这不是说需要保守,不是说知道许多而不要全部说出来。而是说“在较小的事情上,也要依靠厚重的知识储备,才能做出精确的决策”。

所以,薄发的结果来自厚积的原因。

您只了解三个设计方案,现在要您对目前的设计作讨论,您的思索范围会限制在四个方案之间的权衡取舍。如果您了解十个方案,您自然就会在十一个方案之间作比较。在技术上,这两者相比较,显然不是同一个等级。

类似的一个现状:小学毕业生难以充当合格的小学教师。

类似的另一个现状:下围棋若没有全局的计谋,即便能顺利活净一个角,也难保其它地方的不会损失巨大。有人不理解高手下棋时时长考,因为他自己无需长考,只需片刻,就能决定投子。很简单,他片刻就能把他的所有可能都想完了,因为他只能想到到三个变化和对策。而高手之所以长考,是因为需要在能想到的几十甚至上百种变化重权衡利弊,再决定如何投子。

再谈提问的技术

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学习,这是贯穿始终的一个要点。而学习的过程中,向合适的人提出问题,求得帮助和解决,则是捷径所在。

在这样的、经常出现的、很关键的过程中,提问的技术实在是值得重视和改进的。

笔者反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比例太多的人提问的技术不过关,导致自己的问题长时间不能解决或者没有真正解决。除了语言文字的交流能力上的问题之外,身为机械设计领域的成员,却不喜欢用“工程界的通用语言-图样”来交流,实在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现状。

我以为,作为机械设计工程师,如果连图都画不好或者不习惯画图,您还会什么?

记得一次我与一位与我经历类似、年龄相仿的美国机械工程师的交流。他不会汉语,我英语很差,我们就是在纸上和Inventor上用图样和模型作交流。一个多小时,没有技术翻译在现场,交流也很顺畅,甚至有时候我说了上半句,他会接着说下半句,观念完全吻合。这个事实能作为“通用语言”之通用程度如何的例证。

CAD软件的问题

这是很有趣的一个话题:从CAD软件中学习设计理念。

想要创新,自然要有新的设计理念,这个没错。但是我们需要“知道怎样才能知道”,不少人就想从CAD软件中找,因为软件中经常出现看着很专业的词汇,例如:数字样机、自顶向下的设计、运动仿真、特征识别等,甚至有些词汇,对于初入机械行业的人相当新颖和时髦。于是,他们认为CAD软件像一本补充教材,可充实自己贫乏的设计理念。

笔者以为,这可就本末倒置了。

软件是我们的助手,不是我们的导师,因为软件的产生过程和制造者,没资格做我们的导师。对于机械设计者和群体而言,软件若能在不远的后边跟上我们,已经十分令人满意了。三句话:

1)软件作为工具,我们是主人,我们不是做软件的尾巴。

2)不要见到软件中有个您熟悉的专业词汇,就认为会是您理解的样子。要会验证,验证后才可放心使用。

3)使用CAD的目的是解决我们设计中的三项需求:设计构思表达、设计数据关联和设计决策支持,缺一不可。

一个太普遍的问题是:

用户在软件做出了结果之后,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符合自己设计表达的要求,常常缺少最基本的判断能力。

于是在后期的设计数据关联和设计决策支持的阶段,设计表达的模型会漏洞百出,甚至不得不重建。根源在于用户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经验不足,甚至还不如软件这个并不专业的东西所具有的专业能力。

这种技术倒挂,成为CAD软件应用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结束语

关于“继承与创新”这个巨大的题目,我觉得很难。人贵有自知之明,一则自己的设计能力、设计经验,其实都相当有限。二则对于我国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的现状,笔者也不过是管窥之见。所以觉得难以驾驭。

这样说,是因为笔者的知识和经历的背景情况比较简单:

机械设计知识来自几年的业余大学的学习,又因为没有读过高中,在知识体系上有缺口;而机械设计的经历也不算丰富,因为做过工人,对机械加工比较熟悉,这可能是一个长处;确实设计和制造过几个不算很复杂的机器,但是从未以主管设计的身份驾驭一个复杂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在学校过教书,确实对完善我的知识体系有明确的作用;而应用程序设计也确实做了几年,利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积累的经验,似乎有些门道;至于做欧特克中国研究院部门主管的经历,其实对本文的内容并无直接关系...

不过,笔者做笔记的习惯确实是几十年以来养成和坚持的,应当是有确实的切身体验。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如何积累和提高,也属于笔者具有亲身体会的内容。特殊地,如果说基于并不完整、深厚的知识基础,笔者在技术上有些特点的话,原因大概在于:笔者喜欢机械设计与制造。

-------------------------------------------------------------------------------------------------------------------------


继承与创新-放下鼠标进入车间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机械设计工程师”的专业能力,尽可能快地成熟起来?这是所有在职工程师都关心的事情,笔者有如下的分析和建议,供读者参考。

常识与专业知识

知识,这是人类特有的、会一代一代传承和发展的一种东西。

对于知识而言,有“常识”和“专业知识”的区别。有句俗语叫“隔行如隔山”,例如我们对于某设计的思考过程,很难能够被一个软件工程师真正理解。机械设计的“专业知识”可不是“常识”;也不是非专业人员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的。

对于“常识”,经过9年义务教育,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多数人都是能够掌握这些科学知识的。例如:水烧开的温度大约是100度、日常交流电为220伏等等。

而对于“专业知识”,则必须经过足够的专业训练和实践,才可能掌握。例如:齿轮大小用模数来说明、金属材料有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现象、装配结构有接触刚度的概念等等。

这里有两个关键:

要明白“专业知识”的细节是不可能被“常识”所取代和补充的。

要主动追求自己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和充足。

所以,在经过了大学的专业训练之后,仍然要不断地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和充足。这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会是终身的。

作为专业知识体系的确立,必须要有个学习之后的验证过程,只有经过了使用验证的专业知识,才能成为能真正使用和驾驭的专业知识,成为您自己的知识。这个过程的实现,必须熟悉现场,并经过现场实际过程的体验。

最典型的过程是:到制造车间,看看自己设计的东西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以反省自己设计的成与败。

俗语与专业术语

    著名的牛津版的《技术史》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人类的技术史是开始自有了技术交流的技术之后,而最初的几个细节是:术语的产生和口传的技艺。

这就是说:在这个星球上处于最顶层的人类,其主要特色是:先能做技术交流,然后才是制造和使用工具。而语言的首要作用还不是用来表达思想,而是更为实际的“行为控制”的作用。可见:语言、术语、技术交流、行为控制,这才是我们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物种的最明显的特色。

作为某个具体的人,技术交流则是一门需要学习和训练的技术,并非可以自发地产生。

至于“术语”、则不是“俗语”。这是一种人类语言特有的构成,就是对一个相当复杂的技术现象、用共同的、简短的专业词句来表达(例如:积屑瘤、条件循环、台风…)。而这个专业词句的内涵和外延,是在我们现存的专业知识体系中进行解读的。

这是首要的大前提。

在实际工作中,现场所用的交流词句,可能与书本上的术语有所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交流障碍。例如1/100mm,在在现场车间可能称之为“道”或“丝”,而这不是标准的长度量纲,在学习中给我们的专业知识里,并没有这个说法。这样说的客观原因是,在常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的刻度上,是1/100mm一道刻度线,所以被称为为“道”、“丝”。于是,在这个简单的事情上,我们会碰到标准技术用语和现场习惯用语的两种表达。

作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必须能把这两者联系起来,能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正确地使用不完全相同的术语。

值得注意的是:术语的来源。

因为我国大学教育和制造业的现状所限,许多人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缺少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所以需要进一步学习和补充。于是,这个术语的来源问题就值得讨论了。

来自互联网?如果不具有足够的“沙里淘金”的鉴别能力,可能会被误导。

来自CAD软件?这就更不靠谱了,软件研发者的专业知识明显低于我们,怎么可能为我们提供确切的专业术语呢?一个有趣的例子:在Inventor的有限元分析中,把 Pressure、量纲为MPa的工况条件“压强”,翻译成了“压力”,导致有些用户就因此当成是“压向模型表面的力”来使用,分析结果当然就很意外了。

这就是使用者的专业基础不太好,因此才“上当”了。

可见,经典技术专著这样的书,就成为最可靠的术语和其内涵的来源。

进入车间之 - 学校教育与自我提高

我国的机械设计大学教育,实在是令人扼腕,且在短期内解决无望。想想看,一堆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做设计的教师,在教给也不知道机械设计为何物的学生做机械设计,会怎么样呢?也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是说:目前仅凭学校的教育,不能学会机械设计。

另一方面,机械设计大学教育所用的教材、实验室和实习工厂,按道理应当是合适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各种管控上的回退,使得应有的效果并没有出现。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学生们大概知道有些什么,而实际上属于似是而非的状态。

所以,一个经过了机械专业训练并正常毕业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会经常产生两眼一抹黑的感觉。这就必须在毕业后主动实施“自我提高”的过程,经过足够的积累、学习和验证,才可能完成本该在学校完成的基本训练过程,达到最基本的专业能力。

这是一个基于目前客观现状的、合适的分析而的出的结论。

其实一个最典型的对比:学校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第一个实际设计。两者的差距可能是天壤之别。其中的差距,只能用自我提高来补齐,没有捷径。所以,这个自我提高的过程,是必须经历的、可能会延续十年以上的一个过程。

进入车间之 - 理论与实践

理论与实践,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多次听到“学校学习的东西没啥用,到了实践中都用不上”的说法。笔者不以为然。

理论是什么?是前人实践的总结和提炼。

凭空的、不能指导实践的理论是存留不下来的。可见,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从根本上说以一种对前人的实践结果和经验的“速成学习”过程,这将能大幅度减少我们重新实践验证的过程。所谓“站在巨人肩上”。

理论不能指导实践的感觉,其根源有两种:

对理论所述何物,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基本概念。例如认为对结构加载的工况中,力可以用MPa来描述,并以为这是“应力”。其实,在大学期间学过“应力”和“外力”的概念,如果确实理解了这些,用MPa来描述外力,并称之为“应力”的现象是不会出现的。

对理论所述何物,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例如对一个单独设计的零件,怎样确定尺寸的公差,提出疑问。其实,公差来自配合,这是一个基本的理论;而配合不可能在单个零件上产生,至少有个虚拟的另一件;正因为当初学习的时候并没能理解其内涵,再用到的时候就糊涂了。

只有一个办法没能解决理论指导实践的思维和方法,那就是“去实践”。

而去实践的过程,在设计室内面对着CAD软件,是不能完成的。于是,下车间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唯一可行、唯一能行的办法。

当然,在下车间的过程中,闹笑话、露怯、搞错了等等现象,是不可能不发生的,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的必然。就像笔者在做工人的时候完成的第一个设计,工程师们甚至看不懂我画的图,而明显地露怯那样。

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理论指导实践的现象就会出现。就像笔者与人打赌,用G6材料的车刀正常切削用了很长时间的大型球轴承的钢球那样,虽然从未做过,但是有信心实现,而结果也确实实现了。

在笔者心中,工人与工程师的区别仅在于:工人说不会做从未做过的操作,可以理解;而工程师的存在价值则是:能正确作出从未做过的设计。

这就是理论的价值。

进入车间之 - 设计与制造

说起设计与制造,这可是一个相当麻烦的事情。

能明白“设计不仅仅是造型”的人,已经不是全部的在职工程师了,而能明白“设计的成败在于制造”的人就又要少一些,至于明白“设计必须完整地考虑制造”的人,就更少了。

问题在于,设计的完成并不是整个过程的终点,制造的情况怎样,对设计具有否决权。其实,设计是怎样的,完全无法保密,只要产品卖出去,全部设计细节也就公开了;而制造的过程则是可能完全保密的,这才是关键技术环节。

一则趣闻,说的是一战时期沙俄是怎样学会制造光学玻璃的,一切的关键仅在于玻璃熔炼过程中的“搅拌”工艺。这个过程据说沙俄用了25年才真正“学会”。在笔者心目中,制造工艺才是最关键的、可用于建立自己技术实力的环节,设计则只能由专利和法律来保护,而且设计之所以可能成为产品,必须有合适的工艺来支持。

一个明确的现状,我国的机械专业大学生,奇缺基本的制造知识和工艺概念,这个靠学校来解决是没有希望的,只能在毕业后自我完善。而这个过程只有一条路:“进入车间”。

首先是熟悉,甚至包括车间的味道,车间的各行的老师傅,设备和制造基本过程。

其次是对应,把自己的设计结果在车间的加工和装配过程看清楚,问明白,总结设计中不适合顺利制造的问题,积累下设计细节的提高和经验。

最后是交友,几个主要的大工匠应当是你的好友,以便必要的时候能给我们出主意。

做到了上述三点,设计与制造之间的“桥”就会被建立起来,笔者预言,这座桥会使您受益终生。不去主动建立这座桥,我们自身的设计能力就始终没有明显的提高。

进入车间之 - 现场经验

每个工程师都想做创新设计,其成就感是最高的。

但是,创新设计的工艺风险同时也是最高的。因此,设计者的现场经验就成为设计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就是:在设计时应能够预估可能在现场发生的问题,其准确度和符合度要很好,并在设计中准备好对策。为此,在实在想不清楚的时候,就只好“试制”。当然,这种试制的成本和失败的风险都很高,没人愿意走这条路。

尽量少走试制的过程也能实现正确的设计决策,其基础就是足够丰富的现场经验。

什么是经验?经验是犯了足够多的错误之后的醒悟。

经验从何而来?主要的来源不是自己亲自去犯错误才能醒悟,这样的话人类就不会有进步。经验的来源首先是前人经验之精华的专业书籍,其次是别人的经验介绍和我们的理解,最后才是我们自己的经验。

而现场经验尤其是这样,快速的积累来自合适的理念和方法。无论怎样,不去现场是不可能的到现场经验的,去现场的过程必须经历挫折甚至善意的嘲笑。谁让我们没经验、很幼稚呢,学会走路的过程一定有摔跟头伴随。

下现场,要积极主动,要养成习惯。而善于动手,则是成熟的机械设计工程师的主要标志之一,这也是老一代工程师给我们树立的好榜样。

------------------------------------------------------------------------------------------------------------------------


年已七十多岁的笔者早已退休了,没有相关的公事要做,我会自己找事,例如给孩子设计、建造和装饰一间新的小房子,给自己做一台圆锯台...

也许,是因为喜欢,才有今天的笔者的技术状态。这套小文,实属勉力而为之,希望能为读者解读一些纠结之处。

--------------------------------------------------------------------------------------------------------------------------

作于2013年,2019年整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x

0

主题

5477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338
发表于 2019-10-18 10:31:07 |
谢谢楼主

0

主题

5465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327
发表于 2020-1-16 21:46:02 |
很棒,继续加油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